吴那顺,1957年生人,蒙古族。自2005年在锡林浩特市天安公交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以来,在公司的领导下,他始终如一地以思想文明、语言文明,仪态文明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风里来,雨里去,兢兢业业,以公司为平台为广大市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他深知安全运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命安全,更牵系着千万乘客的人生和财产安全。他牢记交通安全是司机工作的根本和重中之重,他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营运原则,和“公交车上无小事”的安全警示,并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一工作原则落实到工作始终。在驾驶公交车辆的过程中时时预防安全隐患,在闲暇时认真研习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查找一些交通事故及不安全行车事例,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地学习安全知识及实践安全行车,确保自己行车安全。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国内公交的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而这些事件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公交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一类重要社会问题。
公交驾驶具有一定风险性,安全行车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对集团而言,安全行车是企业繁荣发展的基石,基石的稳固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公交集团的未来发展和命运。
“今年上半年,我司的安全行车局势不容乐观,发生6.18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当我从媒体或网络上看到有关公交的负面报导,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我很痛心,痛心之余,更多的则是思考。剖析这些事故,不难发现:车速过快,思想麻痹,对道路情况缺乏必要的预见性。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这么一句话,看事故不如看现场,每一个事故现场,对驾驶员来说,都是最直接的教材。我亲眼目睹过一次事故现场,整个现场可以用惨烈一词来形容。到处散落着车体碎片,路面上斑斑血迹,伤者撕心列肺般的痛楚声,都深深震撼着我。当事故现场被撤离后,看到环卫工人用高压水枪冲洗着道路上的血迹,流动的血水再一次深深刺痛我心......”这是吴那顺在一次公司事故分析会中写到的话。他说“每次在站场发车前,看到有关安全教育的事故展板后,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交通事故不光夺走了鲜活的生命,还夺走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我深深的记得,在我实习的时候我的师傅曾对我说过“公司召开安全教育会,哪怕再有事情也必须要去。”这一教导。安全教育会对我们每位驾驶员来说,就是一种洗礼,一种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的洗礼。”在他的话语的背后,我们能看出,正是因为他对交通事故的危害有着如此深刻清楚的认识,所以才能做到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全程安全生产规范工作。
之前在对他本人约稿时,大家在办公室谈起了现场工作的种种,其中他谈的最多的就是安全工作,他还将安全工作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他认为:
安全就是一种承诺,对乘客,对社会的承诺。乘客选择公交车出行,就是选择了方便,安全。我们只有抓住了安全优质的服务,开好“安全车”,让市民座上“放心车”,让市民满意,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赢得声誉,才会赢得市场、站稳市场。
安全就是一种效益。经常有老师傅对我说“安全就是钱”。对于驾驶员来说,本身工作强度就大,辛苦挣来的钱花费到交通事故上,那就太不值得了。如果安全对我们驾驶员来说就是钱的话,那安全对整个集团来说就是效益,集团每年支出的事故费用都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这些支出都是公交员工们呕心沥血、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休息、辛辛苦苦挣来的。如果能够减少安全事故,减少事故开支,就能够让公司有更多的利润积累,因此控制安全就是企业间接的经济增长点。企业经济增长了,员工的收入才能够增加、生活水平才能够提高、家庭才能够祥和、幸福。
安全就是一种经验,作为公交运输企业安全事故再所难免,但每一个事故,都应促使我们深刻地反省自身,同时要总结出很多的经验教训。通过事故血的教训,提高自己防范事故的能力。同样我作为一个驾驶员,也会通过事故教训纠正自己在驾驶中的一些恶习,时刻提醒自己树立“安全第一”这一思想认识。
安全也是一种责任。我作为公交车驾驶员,是公交安全行为最直接的参与者。企业将安全责任托付给我们,保证安全就是每一个公交驾驶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身肩安全重担,公交驾驶员只有靠我们良好的安全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作好安全各项工作。在工作中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在行车中谨慎驾驶、每时每刻不忘安全,从工作的每一天入手,从每一趟车的安全入手,注重点点滴滴,保证一个个的安全百天,安全千日。
正是因为吴那顺同志具备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岗期间他实现了十年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及服务纠纷,累计安全行驶里程49.73万公里的良好佳绩,曾先后获得公司三次劳动模范称号,四次被评为先进职工,一次被评为安全标兵。他虽然没有功名赫赫,却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和脚踏实地的人生足迹书写自己对公交事业的奉献。